近年來,科技廠商顛覆傳統行業的情況層出不窮,從手機到汽車,功能機被智能機取代,傳統燃油車也逐漸被新能源汽車趕超,科技廠商新勢力無往而不利,現在智能門鎖行業似乎也在上演著同樣的戲碼。
科技廠商后來居上
目前,智能門鎖賽道已經大致分為3大陣營: 第一類傳統鎖具品牌,如德施曼、耶魯、海貝斯、凱迪仕等;第二類互聯網品牌,華為生態鏈、小米生態鏈、中興、百度系、阿里系等; 第三類是跨界品牌,如TCL、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份旭日大數據公布的中國電商市場智能門鎖品牌銷量TOP10榜單中,多達5家互聯網、科技廠商上榜,包括小米、華為、TCL等,位居前三分別是小米、凱迪仕、德施曼。盡管目前傳統企業仍是行業主導,但縱觀各類數據,新玩家的力量已不容小覷,后來居上的趨勢不言而喻。
科技廠商優勢劣勢
在當前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智能家居迅速普及的時代,互聯網科技廠商在智能門鎖行業有著不少優勢。
一方面采用互聯網玩兒法,能夠通過低價優質的產品快速搶占市場,互聯網科技企業不僅早已在芯片領域布局,在定制和釆購其它上游核心零部件時,也更具規模優勢,在提供更多新奇功能的同時還能做到成本和價格都更低。例如,傳統智能門鎖廠商動輒兩三千元的價格很快就被小米拉到了1000元左右,360、TCL等新勢力更是將價格拉低到百元級別,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具性價比。
另一方面,團隊對產品規劃、系統設計、軟件有很強的迭代能力,不僅在智能門鎖單一產品上體驗更好,像小米、華為等智能門鎖產品還能與旗下整套智能家居生態設備聯動,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另外,在智能門鎖的網絡安全方面互聯網科技大廠同樣得心應手。如何保護用戶的數據信息、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互聯網科技大廠顯然比傳統鎖具企業更有經驗。
當然,互聯網科技廠商在智能門鎖行業也并非全是優勢,缺乏鎖具機械零件的設計制造經驗,渠道相對薄弱等劣勢也需要新勢力們想辦法解決。
傳統廠商優勢劣勢
在當前來說智能門鎖市場的主力仍是傳統廠商,他們在一些方面優勢仍在,比如,通過長期的制造經驗,可以更好的設計鎖具的機械部件,更好的控制金屬部件的質量,渠道也比較成熟,網絡龐大的下沉市場和渠道優勢讓傳統門鎖廠商整體銷售仍然占優。
不過,傳統廠商在軟件系統研發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不強,在當前智能家居普及的情況下,相比互聯網科技新勢力來說對追求更新奇智能體驗的新生代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高。
未來展望
關于智能門鎖市場的發展,個人認為,未來傳統門鎖廠商很可能向新能源汽車的模式發展,如江淮代工蔚來汽車,互聯網科技廠商更專注于AIOT、網絡和系統上的研發,而在硬件方面借助傳統門鎖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當然,盡管互聯網科技廠商在智能門鎖的后發優勢明顯,但并不意味著新玩家穩操勝券。 智能門鎖終究不是網紅快消品,它關系著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智能門鎖行業是一個需要完全依靠技術創新、質量保障和完善服務來打造品牌的行業,傳統廠商如果能夠依托自身優勢同時發力網絡、軟件系統等薄弱環節,也是有機會成為類似新能源汽車中的“比亞迪”,從傳統企業一舉逆襲趕超科技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