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市順義區積極推進韌性城市建設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以實現城市發展有空間、有余量、有彈性、有儲備,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
統籌城市空間韌性建設。統籌考慮多災兼顧、就近抵達、有效疏散,賦予公園綠地、廣場、公交場站、學校操場、體育中心等場所應急避難的新功能。目前全區現有312處應急避難場所,其中納入全國應急避難場所綜合信息管理服務系統管理的137處,分布于25個街道鎮區,最大容量為96.41萬人。
多舉措強化城市工程韌性。進一步鞏固供熱、燃氣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唐指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編制《順義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明確不同海綿功能分區海綿城市建設策略。截至目前,全區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占全區建成區總面積的28.15%。
同時,通過印發《順義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及各類專項應急預案、建設順義新城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韌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