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市教委等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工作的通知》,明確各區將組織開展學生餐配送企業、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專項治理,擴大“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面。
通知明確,各學校、幼兒園要嚴密防范食堂運行管理風險,嚴格執行食品采購、貯存、加工、供應、配送、留樣等環節操作規范;防范學生餐配送企業制餐送餐風險,規范校內分餐操作流程。食堂從業人員必須100%持健康體檢證明上崗,嚴格落實晨午檢和癥狀監測制度。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原則上不得制售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要嚴格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禁止采購和使用無食品標簽、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材料;使用進口冷鏈食品要做到專人操作、專柜存放。
春秋季開學前,各學校、幼兒園將組織開展自查自評自改,全面檢查食堂后廚環境衛生、庫存食品清理、設施設備運行、從業人員健康、原材料進貨查驗等情況。各學校、幼兒園要做好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作為校園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區市場監管、教育、衛生健康部門主動協同聯動,在春秋季開學前后,對轄區所有的學校、幼兒園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開展聯合檢查指導,做到全覆蓋;結合日常管理和重大活動、重要節點,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資料圖】
■相關
學生餐從出鍋到食用不超兩小時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今天上午對轄區學生營養餐配送企業開展專項檢查。 本報記者 王海欣 攝
本報訊(記者張楠)每鍋菜品出鍋溫度均需測量并記錄,營養餐從出鍋到食用不超兩個小時,出餐、分餐、運輸全過程安全可控……為做好開學季校園集體用餐配送食品安全工作,今天起,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學生營養餐配送企業開展專項檢查。
上午9時,位于海淀區蘇家坨的北京得福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內,冒著熱氣的大鍋中,有的燉著香噴噴的雞腿,有的漂浮著鮮靈靈的蔬菜。工作人員將清洗后的油菜、香菇等凈菜整齊地成筐堆放在架子上。就連儲存在保鮮庫內的雞蛋,也要全部經過清洗后才可以入庫儲存。
進入檢查現場,執法人員查看了企業食品留樣、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等的落實情況,并對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真實有效、餐飲具清洗消毒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管理是否規范等環節進行了重點檢查。
據悉,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存在單班生產量大、出餐時間集中等特點,涉及環節多、配送范圍廣,直接面向廣大師生,存在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針對檢查中的常見問題,執法人員現場提示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要嚴格落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如有嘔吐、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等病癥的員工不得帶病上崗。“集配單位應當加強從粗加工、熱加工到餐飲清洗消毒的全環節安全控制措施,嚴格按照餐飲服務操作規范進行加工,根據不同用餐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餐食菜量,在正常供餐的基礎上,減少成品浪費。”蘇家坨鎮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表示。
此外,執法人員還要求集配單位測量每鍋成品的出鍋溫度并做好記錄,確保成品從出鍋到食用不超過兩個小時,并嚴格分餐和配送環節要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