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Y后輪驅動版微漲2000元至26.19萬元,提車時間也從原來的1至4周增加至了2至5周。同日,比亞迪發布了新一代“秦”PLUSDM-i,其指導價全面下調,最高下調1.4萬元。
兔年,新能源車領域就在一片直接或間接的降價中開啟了“混戰”,比亞迪的降價是否會讓場面更加混亂?
同一天,“兩對家”一漲一降
(相關資料圖)
在大降價一個月后,今年1月,特斯拉以6.6萬輛的預估銷量,完成了同、環比雙增長。特別是降價到了22.99萬元的Model 3,在一月同比有323.7%的增長。
誰也沒想到開門紅后,特斯拉選擇了部分漲價。據特斯拉官方消息顯示,本次漲價僅針對Model Y的基礎款,其余車型暫未有價格調整。
而特斯拉的老對手比亞迪開了發布會,官宣了新一代秦PLUSDM-i冠軍版售價區間為9.98萬元至14.58萬元,入門版和頂配版車型相比老款分別下調1.4萬元和0.8萬元。
事實上,在特斯拉降價后,擺在眾多新能源車品牌前的問題就是“跟還是不跟”。不過在這個“靈魂拷問”上,一些品牌并沒有猶豫太久。在一個月內包括小鵬、問界、埃安、蔚來、極氪、飛凡等多家車企采取了降價或優惠措施。
“混戰”或將“燒”到燃油車界
對比去年12月新能源車品牌銷售數據不難看出,1月份不少新能源車品牌的銷售數據都有大幅下降,除去春節因素,特斯拉打出的降價牌絕對產生了重大影響。
據乘聯會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滲透率將達36%。而面對目前消費者相對保守的大宗消費意愿,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混戰”或將繼續。
業內人士陳毅告訴記者,對于整個汽車銷售界來說,今年都會是一個“刺刀見紅”的“血拼之年”,價格戰、“洗牌”等情況或許都將發生。此外,不僅是新能源車,由于涉及到同層級的消費選擇,一些在“同一價格圈層”里的油車,也將被波及,甚至一起加入價格戰以圖“以價換量”。
寧波晚報記者黎莉
關鍵詞: